当前位置: 华讯财经 -> 股票

山西女教师下海干出一个IPO!锦波生物成北交所最贵新股,3亿营收换超80

时间:2023-07-23 08:14   栏目:股票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3155   

无论是吃猪皮,还是医美注射,但凡能够补充胶原蛋白,32岁的王美都想试一试。胶原蛋白一直被视为年轻的标志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像王美一样开始重视胶原蛋白的补充,以抵抗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

万联证券研报显示,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结构支撑、能够促进止血及细胞黏附、刺激细胞再生、增殖且具备其他生物学特性的大分子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及较低的免疫原性,是护肤品、医疗产品、营养食品和保健品的理想生物活性成分。

随着颜值经济兴起,胶原蛋白正在塑造一个千亿市场。据弗利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整体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288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增长至1738亿元;其中,2021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为108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增长至1083亿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2.4%,在胶原蛋白产品中的渗透率由37.7%提升至62.3%。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逐渐升温,身处其中的企业也收获颇丰。7月20日,锦波生物以49元/股的发行价在北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北交所最贵新股”。上市首日,锦波生物大幅高开,盘中一度涨超190%至142.80元/股,最终报收127.25元/股,涨幅达159.69%,总市值85.69亿元。以此计算,中一签可赚7825元(不包括手续费)。

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锦波生物的营收在3亿元级别,与2022年11月在港交所敲钟的“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尚存在一定差距。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巨子生物实现营收约23.64亿元。

就业务发展和产品销售等相关问题,7月20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锦波生物,相关人士仅表示,作为信披部门,其主要披露有关部门提交的内容,具体内容均以公告为准。

随着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标准面临重新定义。就在锦波生物上市的同一天,由国家药监局发布的YY/T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新消费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嘉仁告诉时代财经,《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去年8月份正式实施的《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中细分的一个标准,此次,国家药监局在文件中指明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定义,以及在严肃医疗领域内的应用,通过制定细分的行业标准,使其更具有可执行性。另外,行业标准制定后,有利于促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朝着健康、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因为目前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一些厂家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标准制定后,厂家们必须按照行业标准来整改一些不合规的产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想要进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的新玩家们来说,他们也能知道到底应该以何种标准生产产品,才会得到国家药监局的审批。”刘嘉仁说。

3亿营收换超80亿市值

2008年,原本在母校山西医科大学任教的杨霞创办了锦波生物,致力于功能蛋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目前,现年48岁的杨霞系锦波生物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其持有公司64.33%的股份。

招股书显示,锦波生物的主营业务为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15年7月,锦波生物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但在半年后以“公司战略调整”为由主动终止科创板IPO,2022年其转战北交所。

按照计划,锦波生物上市预计募集4.7亿元,其中拟将2亿元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研发项目,1.5亿元用于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锦波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2.33亿元、3.90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0.57亿元、1.09亿元;期间毛利率分别为80.01%、82.29%、85.44%。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包括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重组胶原蛋白皮肤修复敷料、重组胶原蛋白黏膜修复敷料等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皮肤科、外科、妇科,主要终端客户群体为医疗机构;另外也有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液和面膜等功能性护肤品,面向终端消费者。抗HPV生物蛋白产品则主要为敷料类医疗器械,面向医疗机构销售。

2022年,上述两项类别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5.60%和11.97%。

就销售模式来看,锦波生物分有OBM和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贴牌生产)两种,且以OBM模式为主,2020-2022年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9.67%、77.66%、88.12%。

按地域来看,目前,华北地区、华东地区是锦波生物的营收“重镇”,2022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4.91%、31.38%。

除了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业务,锦波生物还布局了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研发项目。

根据招股书,该新药系EK1多肽研发项目,是公司以SARS-CoV-2HR17基序与泛冠状病毒抑制剂EK1复合的晶体蛋白为核心成分研发的喷雾剂。2021年9月9日,EK1喷雾剂获批临床试验,目前仍在临床阶段,锦波生物预计对此项目投入1.56亿元。

招股书显示,锦波生物将继续以自有资金进行投入并推动上述项目。

胶原蛋白能成为“下一个玻尿酸”?

自2022年以来,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持续获得关注,甚至被业内称为下一个“玻尿酸”。目前,除了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敷尔佳、创尔生物等均是赛道内的主要玩家。

实际上,早在1977年,第一支牛胶原注射产品便已经上市。但相比于玻尿酸,胶原蛋白的市场增长缓慢。万联证券研报显示,在注射医美领域,2021年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37亿元,玻尿酸市场规模为217亿元,两者相差5倍有余。

究其原因,万联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因胶原蛋白的制备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免疫反应,在应用端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不及玻尿酸”。

目前,胶原蛋白包括动物源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前者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而后者则是由基因工程合成。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曾对时代财经解释道,“由于天然胶原蛋白量产难度大、成本高,对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发展形成了严重障碍,而重组胶原蛋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量产,但稳定性有待考量。”

稳定性主要与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有关。刘嘉仁告诉时代财经,虽然相比于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的免疫排异及病毒风险低,不过目前能够生产稳定性强的重组胶原蛋白且实现量产的公司不多,而且尚无厂商可以生产出国家药监局界定中重组胶原蛋白的第一种,即重组人胶原蛋白,而是普遍生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和重组类胶原蛋白,这两种均缺少维持稳定性的三螺旋结构,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可保持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西南证券研报亦提到,目前市场上暂无重组人胶原蛋白相关产品,重组类胶原蛋白产品主要应用于外用妇科、皮肤科、外科修复等领域,产品形式多为外用辅料。与之相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可作用于人体各个部位,具有修复再生功能,因此可应用于皮肤科、外科、生殖科、骨科、心血管科等多个领域,且产品形式主要以注射剂。

“后续如果可以采用更加高级的底盘细胞,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三螺旋结构这个稳定性问题的话,那重组胶原蛋白材料有机会在更多领域内替代动物源胶原蛋白材料。”刘嘉仁对时代财经说。

除了稳定性问题,刘嘉仁认为,价格也是影响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价格来看,目前重组胶原蛋白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因为行业处于发展早期,整个行业的产能产量相对较少,包括目前的发酵工艺尚不成熟,多种原因导致原料成本相对较高,从而限制了它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以化妆品级的原料价格为例,目前一公斤化妆品级的重组胶原蛋白纯品价格在10万元左右,但是化妆品级的玻尿酸原料一公斤在2000元左右。”刘嘉仁分析指出。

实际上,从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的产能数据也可以窥见目前胶原蛋白与玻尿酸产业之间存在的差距。2022年年报显示,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产能达到770吨,而巨子生物目前的胶原蛋白年产能为10.88吨。另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锦波生物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的产能为0.117吨。

“重组胶原蛋白的成本相对较高,以至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更多仅用在如医美、医疗敷料,以及中高端化妆品这些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如果后续各个厂商的产能产量都能提高,而且发酵工艺能改进到更加成熟,那么就有利于降低重组胶原蛋白材料的价格,这样它才有机会应用至更多领域,成为像玻尿酸一样被广泛应用的材料。”刘嘉仁对时代财经指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余梓阳